中国大使:美国,请学会尊重
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日前访问巴拿马。中国重据路透社4日报道,大使在会见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时,美国他施压称,请学如果巴拿马不立即采取措施结束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中国重“影响和控制”,美方将“采取必要措施”以保护自身权益。大使中国驻巴拿马大使3日在巴拿马媒体发表题为《美国,美国请学会尊重》的请学文章,批评美国的中国重施压行径,“谁也没有资格对他国颐指气使,大使发号施令”。美国 鲁比奥1日开始访问巴拿马,请学会见总统穆利诺并考察巴拿马运河。中国重路透社报道称,大使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就此次访问表示,美国鲁比奥已经表明,巴拿马运河的现状“不可接受”。不过,鲁比奥并未说明美方想让巴拿马采取哪些措施,也未说明巴方若不照办将遭到哪些报复。“鲁比奥此行是给巴拿马带去了‘最后通牒’,要么削减中国在巴拿马运河周围的存在,要么面临美国不确定的反应。”《华尔街日报》评论称。 3日,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在巴当地报纸《星报》上发文阐明中国基于平等、尊重、互利原则发展同巴拿马的关系。中国尊重运河永久中立。文章还指出,对运河构成威胁的是美国,并写道:“在国际社会中,所有国家一律平等,都有自主发展外交关系的权力,谁也没有资格对他国颐指气使,发号施令。美国要创造美洲的黄金时代,首先得尊重其他国家,问一问拉美人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时代。” 在美国国务卿到访期间,巴拿马当地大批民众举行了示威。他们高喊“国家主权万岁”的口号,反对特朗普收回运河控制权的主张。3日,鲁比奥就访问巴拿马的情况发表了相对温和的声明。他称此访“很值得”,访问中双方相互尊重,“感觉良好”。 鲁比奥还表示,巴拿马运河问题对巴拿马而言很“微妙”,“我们不想与巴拿马建立敌对或消极的关系。我认为我们不会这样做”。此外,鲁比奥认为,巴方一直对通行巴拿马运河的美国军舰收费,双方应就此达成新的协议,以回应美方关切。 《华尔街日报》称,此访凸显出特朗普对美国外交优先领域的冲击,也说明美国已将关注焦点转向西半球。鲁比奥访问巴拿马期间,特朗普在华盛顿继续借“中国运作”鼓吹“收回运河”。 巴西伯南布哥州联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雷南·奥兰达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巴拿马的独立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。直到1999年,巴拿马运河及其周边地区才真正脱离美国控制。如今,像中国这样的域外大国为巴拿马提供合作,重新点燃了那些属于“门罗主义”和“大棒外交”时代的言论和行动。奥兰达认为,这类威胁显示出那些固守已不复存在的旧秩序的人,正日益采取更具攻击性的策略,以延缓不可避免的全球变革。 来源 | 环球时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陈一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哈尔滨文创产品玩出新花样!亚冬会点燃冰雪旅游热
- 越南首都一建筑起火造成至少10人死亡
- 又一新央企成立,首家数据科技央企在上海揭牌!
- 俄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俄军三防部队司令身亡
- 春节消费市场亮点多活力足(春节假期)
-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
-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二审休庭 下午将继续开庭
- 信威集团向法院提起诉讼,北京证监局局长出庭应诉
- 吒儿太牛了!《哪吒2》成中国影史票房冠军!
- 韩国警方特殊调查团对国务总理韩德洙展开非公开调查
- 联合国:对中印达成6点共识表示欢迎
- 尼日利亚奥约州一学校发生踩踏事件 造成35人死亡
-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
- 一艘俄油轮在黑海海域发出求救信号 未发生燃料泄漏
- 一艘俄油轮在黑海海域发出求救信号 未发生燃料泄漏
- 普京:俄方希望叙利亚实现和平与安宁
- 中国是否认为美国会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?外交部回应
- 韩国警方特殊调查团对国务总理韩德洙展开非公开调查
- 又一新央企成立,首家数据科技央企在上海揭牌!
- 新华社权威快报|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
- 最后4分钟断电!杨瀚森22+11+4帽 弗格41分 辽宁惜败青岛
- 乌外交部:特朗普与普京会面的计划没有什么新意
- 去年208名民警174名辅警牺牲
- 加州洛杉矶山火肆虐 已致11人死亡
- 印尼男足新主帅克鲁伊维特:世预赛胜利是唯一选择
- 人口贩运受害者、中国籍演员王星已登机回国
- 克罗地亚现任总统米拉诺维奇赢得连任
- 去年208名民警174名辅警牺牲
- 洛杉矶山火死亡人数升至24人
- 美国加州山火致至少6人死亡 强风可能再度来袭
- 尹锡悦将出席21日的弹劾审判公开辩论
- 律师称尹锡悦20日将不出席公调处调查
-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7035人死亡
- 特朗普将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,以开发新的能源
- 昆明市市长刘佳晨,任上被查
- 集采药品有问题?调查人员来了
-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突发山火 近千人收到强制疏散令
- 官方发布!2025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来了
- 尼日利亚油罐车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升至98人
-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:大寒